您当前的位置� 首页 > 相关知识 >正文
心搏骤停应急救护知�

信息来源� 办公� 发布日期� 2025- 03- 28 访问次数:


一、心搏骤停识别与判断要点

1. 核心判断标准  

- 意识丧失:轻拍双肩并大声呼叫无反应�  

- 呼吸异常: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(呈“叹息样”呼吸)�  

- 脉搏消失: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消失(非专业人员可跳过此步骤,避免延误)�  

*黄金抢救时间�4分钟*

2. 环境与呼�  

- 安全评估:确保自身和患者安全(如触电、火灾等需先排除风险)�  

- 启动应急系统:立即拨打120,指定他人取AED,多人协作时分工明确�


二、心肺复苏(CPR)核心操作流�

1. 胸外按压(C-A-B顺序�  

- 体位:患者仰卧于坚硬平面,施救者跪于患者肩侧�  

- 按压位置:成人选择两乳头连线中点,婴儿为两乳头连线下方�  

- 按压标准:成人深�5-6厘米,频�100-120�/分钟,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�

2. 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  

- 清除异物:检查口腔,用纱布或手指清理可见异物�  

- 仰头举颏法:一手压额,一手抬下颌,保持气道通畅�  

- 呼吸比例:每30次按压后2次人工呼吸,每次吹气1秒,可见胸廓起伏�

3. AED使用关键步骤  

- 贴放电极片:右锁骨下(胸骨右缘)和左腋前线(心尖部)�  

- 放电原则:确保无人接触患者,按语音提示操作,除颤后立即恢复CPR�


三、特殊场景处�

1. 婴儿急救  

- 异物梗阻时采用“背部拍�+胸部冲击法”,按压深度为胸部前后径1/3(约4厘米)�  

2. 创伤患�  

- 优先止血(加压包扎)、固定颈椎,再进行CPR�  

3. 淹溺/触电  

- 脱离危险环境后先给予5次人工呼吸,再开始胸外按压�  


四、公众急救能力建设

1. 培训覆盖  

- 浙江省红十字会在全省开展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,可联系当地红十字会报名�  

2. AED普及  

- 公共场所(商场、学校等)逐步配置AED,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查询设备位置�  

3. 救护员认�  

- 完成8学时培训并通过考核可获得《红十字救护员证》,有效�3年�


五、法律保�

- 浙江省实施《急救条例》,施救者受法律保护,免责条款适用�




[打印 ]